不過,這又是否安全呢?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,利用第三方網站去查證自己是否涉及資料外洩存在風險,或有機會因而中木馬程式。而在向第三方網站查證時所輸入的資料,亦即變相向其透露這些資料是真確,市民大眾應保持警惕,亦應多番查證第三方網站的背景。
他又指,因應最近多個社交網站上的資料外洩,用戶應立即檢查自己社交網站的私隱設定,移除不必要的資訊,「電話、電郵等資訊其實可以刪去,只留下名稱讓朋友看到你就可以。」
另外,若發現異常更應立即更改密碼,亦切忌利用一個密碼走天涯。他透露,用戶宜自行設定兩組密碼,一組是因應不同網站作出,另一組則是自己的常用密碼,即假設《香港經濟日報》讀者有常用密碼「123」,就可以配合《香港經濟日報》帳戶,將密碼設定為「hket123」。方保僑指:「由於黑客多數都是用同一組密碼『撞』不同網站,因此在密碼上作少許更改,已可以提高黑客撞中密碼的難度。」他又指,密碼亦最好不要涉及生日日期等容易被猜中的個人資料,並要設定雙重認證,這樣就算黑客能撞中密碼,都不能登入。